母婴培训
当前位置:首页 > 母婴知识 > 母婴培训 > 正文内容

母婴培训

月嫂在护理产后妈妈时,要格外注意的几件事

2年前 (2023-04-25) 热度:1270 ℃

1产后观察

产妇在分娩后两小时内最容易发生产后大出血,所以分娩后仍需在产房内观察。

经过产房观察两小时后,产妇和孩子都到了爱婴区,产妇自己及身边的护理人员也要继续观察,因为此时一旦出现子宫收缩乏力,极容易引起产后大出血。

26.jpg

2充分休息

分娩过程耗尽了产妇的体力,在产后第一天最重要的是休息,以确保体力的恢复。

现在很多都是母婴同室,宝宝与母亲在一起,大约每隔2~3小时就要哺乳一次,又要给孩子换尿布,宝宝一哭闹,产妇更加没时间睡觉,所以月嫂应充分理解产妇,精细化照料宝宝,让产妇安心休息。

3尽快排便

顺产产妇产后应多喝水(剖腹产需在排气后进食),尽快排第一次小便,不要因为怕痛而憋尿或少喝水。

因为在生产过程中,胎头下降会压迫膀胱、尿道,产后要尽快使膀胱恢复正常功能,憋尿时间太长,膀胱过度充盈会影响子宫收缩,导致产后出血。

有些产妇生完孩子膀胱有麻木感,感觉不到尿意,甚至不会解小便了。建议产后定时解小便,比如一两个小时一次,而不要等到尿急了才去。

24.jpg

4注意卫生清洁

产后产妇出汗量多,在睡眠和初醒时出汗情况更加严重,有时汗液甚至可浸湿内衣,其实这是正常生理现象,并非体虚表现,常在数日内自行好转。

产妇应勤换内衣内裤和床单,居室要通风,如果不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,产妇在空气污浊的室内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。

刚生产完,要注意对会阴部的护养,大小便之后都应用温开水冲洗。

bW9kdWxlZGVmYXVsdC1wYWdlZGVmYXVsdC11XzYzYTJiYjcwNjcwYWZfZW5NU2thNFVMci1GNnFSY0pPdg.jpg

5尽快哺乳

大脑发出信号才能增加乳汁的分泌,因此必须尽早哺乳,形成神经反射,增加泌乳量。不要担心「没奶」,让宝宝多吮吸,才利于产奶。

母乳喂养不仅能很好地促进女性产后恢复,还能降低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疾病的概率哦。

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,第一次哺乳通常在宝宝出生后半小时内进行;如果存在特殊情况(如分娩过程中产妇出现发症),建议按医嘱喂养;如果不能亲喂宝宝,也建议宝妈按时排奶。

6避免一直卧床

孕妇产后凝血功能处于亢进增强状态,是血栓产生的高危人群。长期卧床不动会增加静脉血栓形成风险,甚至会发生肺栓塞危及生命。

一般情况下,顺产产后2小时左右可以下床活动 ;剖宫产常规要求平卧 6 小时,之后就可以在床上翻身活动;术后24小时,如果没有异常情况时,拔除尿管后医生也会要求产妇下床活动。

分娩后,产妇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,如子宫收缩、脏腑归位等,尤其需遵循科学原则,精心护理。

高级别月嫂不仅要会照顾新生儿,还要懂催乳、月子餐制作、产后恢复指导等专业技能,正因为月嫂能提供科学的母婴护理服务,所以才有那么多家庭愿意出高价请月嫂,这也是姐妹的们的机会与动力。

分享给朋友:

相关文章

做月嫂好还是育儿嫂好:一份全方位的指南

做月嫂好还是育儿嫂好:一份全方位的指南

做月嫂好还是育儿嫂好:一份全方位的指南 在当今社会,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在照顾新生儿时,选择聘请专业的月嫂或育儿嫂来帮助他们。然而,对于许多人来说,选择做月嫂还是育儿嫂仍是...

做月嫂还是育儿嫂,看懂这篇文章就够了

做月嫂还是育儿嫂,看懂这篇文章就够了

做月嫂还是育儿嫂,看懂这篇文章就够了 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,很多家庭面临着育儿压力,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聘请专业的服务人员来帮助照顾孩子。月嫂和育儿嫂是两种常见的家庭服务...

月嫂薪资高,开支少,能够存钱

月嫂薪资高,开支少,能够存钱

有不少月嫂的月薪超过一万,已经被新闻报道过了。人们对家政人员薪资低的观点正在逐渐改变,那些掌握专业技能的月嫂,工资超过了很多白领。 大多数月嫂和育婴师提供服务的地点是客户...

月嫂提升专业技能

月嫂提升专业技能

人人都想拿高工资,月嫂也不例外。专业的技能储备和技能知识,能够给客户留下良好的印象。同时,月嫂需要具备的技能。当今家庭对月嫂的服务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,上户月嫂必须经过系统且专业的学习,建议...

月嫂证怎么考,需要什么条件

月嫂证怎么考,需要什么条件

月嫂证怎么考?考月嫂证,要先在月嫂培训机构报名,报名完成之后,进行系统的月嫂培训,学习有关月嫂技能的知识,考试通过拿到月嫂证书,就可以上岗进行作了。 首先要满足报考条件,...

老月嫂都知道,孩子总要人抱怎么办?

老月嫂都知道,孩子总要人抱怎么办?

孩子总要人抱怎么办?经过正规培训的月嫂都知道,婴儿是非常非常需要关爱的,一旦哭了要立刻看到底出于那种原因,对婴儿情感上的需求更是要无条件满足。总是哭了不理,婴儿会对大人产生巨大的不信任感,...